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

讀好書的滋味

教育在提昇素質、變化氣質。
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?
教育讓我們學會做人、學會做事、學會共處、學會競爭的能力、學會遵守法律秩序、學會創造…就已知的存在價值,讓我們知道人生該有所追求、該如何追求,走好生命旅程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人在不斷的教育中成長,社會是在教育的不斷進步中發展,教育的目的是在知識的傳授,讓被教育者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上邁向全人發展。
教育是培養、感化一個人趨近社會化的過程,讓人懂得愛,懂得善惡、是非,教育從古至今不斷變化,隨著社會需要和個人的發展而更迭。
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,讓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,讓個人的興趣受到充分尊重。
教育的目的,就是雖然你已把在學校所學的技能完全忘記,但最寶貴的「氣質」確留下了;雖然學校沒有教「氣質」,但是只要在受過教育之後,「氣質」就一定是截然不同。
教育之道無它,唯愛與榜樣。一點點的創造,會用生命去放大。路是人行出來的,自己的路更要自己去走。
人生是一場身心靈旅行,從心出發,如果人生開錯軌道,你所停的每一站月台都會出錯。
生非我所求、死非我所願,但在生死之間的歲月卻為我所用。
面對未來,每個人要自問:
我是誰?我的長處何在?
我做事的方法為何?我如何學習?
我的價值觀是什麼?
我應該貢獻什麼?
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,7歲才會寫字,老師給的評語是:「反應遲鈍,思維不合邏輯,滿腦不切實際的幻想。」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。
羅丹被父親抱怨是白癡,在眾人的眼中更是毫無前途的學生,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。他叔叔絕望地說:「孺子不可教也!」
達爾文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:「你放著正經事不幹,整天只管打獵,捉耗子,將來怎麼辦?」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,與聰明沾不上邊。
如果這三個孩子生在當代台灣會如何?或許教育的目的在這問題就有答案了。
終生學習,活到老學到老,是永遠的贏家
這是個知識經濟時代,想要成功致富一定要投資知識,終生學習就是一個人為因應個人發展及家庭、社會適應的需要,而不斷的進行有意義與目的的教育與學習活動,Just Do It!終生學習是永遠的贏家! 
快樂是終生學習的第一原則,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興趣的學習,能將心融於學習中,這樣你會更快樂;良好的心態是最好的財富,做個時間管理精靈,把學習當遊戲,終生學習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及傳播媒體隨時自我充電,並參加社團讀書會、社區大學隨時自我投資,空中大學及EMB也是學習成長的管道。   
終生學習在於長出觸角與世界的連結,建立自己的情報系統,年華會老去、錢財會用盡… 但讀進去自己腦中的知識卻是別人永遠帶不走;為自己建一個別人拿不走的身份,畫自己的生命藍圖,建立好的閱讀與書寫能力,讓自己的專業如虎添翼,做一個高學歷、高創意、高執行力、高效率、高表達力、高洞察力的時代人。        
自我養成教育:
1.書本:閱讀讓知識更多樣、精進
  2.電影:大銀幕看盡潘朵拉人生
  3.旅行:看盡世界璀璨風華、增廣見聞
 4.人際:與人互動讓每個人都是彼此的老師
5.生活:人生經歷在平凡中感受
教育育人–心世代導師是本教育的書籍!
幫助世人成功、幸福、快樂,走出人生的困惑與茫然,做一個好人,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
完美的過一個並不完美的人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