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

愛做才是好工作

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但卻於一夕之間毀滅;我想以這句話來看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是再貼切也不過了。過去的世界是有錢人、富翁的天下,人們的一生談論多是以物質為價值,沒什麼人理會心靈價值的重要性,如今全球失業潮席捲、經濟衰退,在此時的台灣,終於有人發現原來人生的真正價值是,趁我們活著的時候,多做一些對社會大眾有意義的事!
什麼是有意義的事?就是多為別人付出,行善濟世救人,讓全世界告別貧窮!
工作和婚姻都是人生的大事,關係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快樂,每個人必有所選擇,最後也必須為自己所決定的路負全責。一個人是為生而活,不是為活而生,只有找到自己很有興趣的工作時,才能突破厭倦感,實現自己為自己而活。
目前全世界呈現出貧者越貧、富者越富的M型化社會,同時也出現了所謂的「窮忙族」( Working Poor) –勤奮但貧窮之人;究竟要如何脫離愈忙越愈的無間輪迴?擺脫愈忙愈窮的窘境?
工作在於信心,不論順逆都當盡其所能,你如何對待工作,工作就如何對待你,把工作當成遊戲,集中力量成為專業人士、孤獨的頂尖好手,樂於協助他人,面對匱乏加以彌補;每個人來到這世界,都有他特別的任務,順天而為天生我才必有用;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,雖然受雇於別人,但命運是操之在己,工作不僅是維持生計,工作首先是為了學會在社會上獨立生存,沒有生存就更別提學習、生活和發展了。要從工作中學會負責,因為工作也是在社會中的一種責任,工作也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為人做事的經驗。
人們經常為週末度假而規劃,為一次旅行而規劃,甚至為一頓早餐而規劃。但卻很少思考、規劃自己的一生該如何度過,想一想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–工作!
有兩個人同在一艘小船上,一位是學識淵博的學者,另一位是划船的船員,航行時學者不斷地向船員解說著各種人生大道理,並且常重複的說:「連這你都不知道?那你白活了大半輩子了…」,忽然間風浪轉大船要翻了,這時船員開口問道:「您會游泳嗎?」學者回:「不會!」。船員無奈的說:「那您的後半輩子…難了…」。
在遇上暴風的海上,所有的學術研究的理論的用處,此時都無法和游泳相比;因此當我們有天處在一個較差的環境裡,當所有的優勢都用不上了,是否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且生存下來?
一個經理從台北被派到台南學習工作已半年,因為種種原因,那裡的上司最後只讓他做一個搬運工;一個沒有了所有優勢,頭上頂著經理的頭銜的搬運工,他的心裡承受得了嗎?他能夠在那裡生存嗎?結果他不僅做了,而且做得很好,邊做邊偷學上司的本領; 待有了機會回到台北總部,他仍繼續學習;如今的他又被外派了,從市場調查、研究,到找地方開分店、經營管理… 他全都做得非常有一套!這就是他在為求生存下學習的結果。
大學生為什麼就不能當工人?
如果有一天,你只能選擇做苦工,你去幹嗎?你能在那裡存活且成長嗎?你能很快的適應環境,很快的學到應做的事嗎?
許多大老闆以前都當過小弟,當時做事時心態、為人處事方式的經驗累積,讓他們能應用於現在處理行政決策。工作,從基層幹起,不論大小事都要認真的去對待,用心盡全力踏實的做,學會生存的能力,這是對工作負責也才會走得穩、走得高。
工作的意義
工作是為了讓生活的更好,但生活不僅僅只限於工作。
現今社會大多數的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金錢和榮譽,因此讓工作佔去了我們青春年華的1/3甚至1/2,甚至更多… 有愈來愈多的人把工作帶回家,90% 的人會把工作的狀態、情緒帶回家去,因在公司工作上遭受挫敗,愁眉苦臉的回家後又掀起家庭戰爭,搞的一家人不愉快,這樣使得我們在整個生命中一切的活動都是圍繞著工作;工作應該是要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、美好,但竟反而演變成了我們的包袱。
我一直非常欣賞那個一天只打兩條魚的人,他可以說悟到了工作的真諦。
也有許多人工作僅僅是為了生存,年輕時以命換錢,年老時以錢換命,如此便失去了選擇生活的自由,成了工作的奴隸,這只能說是生命的悲哀!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工作的目的是生活。我們工作的意義主要應該在於發揮出我們的才能,使我們得到一種成就感,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,使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,從而使我們生活的更加美好。而金錢、榮譽應該只是我們潛心於工作後所帶來的副產品才是。
這樣工作才in
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,如何正確的做好工作生涯規劃,這真是人生的一門大學問。談起工作首重熱情,工作最重要的是你對它是否有興趣,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,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。
但什麼是合適?首先要合乎興趣,順著自己的興趣走,才能夠樂在工作,才能讓人不畏挫折,勇往直前。其次是你可以從這份工作達成人生願景,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什麼樣的事能讓你覺得生命意義完滿?這就是你的願景所在,帶著願景工作,就會比較有方向感。接下來你必須把Job變成你的Career;只有當工作能呼應內心深處的渴求時,它才可能成為一個事業Career,而不只是一個待辦的差事Job而已。
從工作中學習
當能尋找到吻合天賦、興趣同時又能達成心中願景的工作後,就要按照自己的能力與期望,設定有期限的生涯目標,定期驗收自己的成績。訂定有限期的生涯目標會讓自己有方向感,確實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,才能比對自己現在距離理想有多遠。
而挫折是工作的常態,蹲得住舞台就是你的,謀定而後動面對問題,才能有所成長,有些人是只要一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,他們要不是還沒想清楚自己的生命願景,就是把挫折看得太嚴重;
當工作與生命價值相吻合時,對挫折的免疫力便會提高,只要人生方向清楚,即使遇到挫折也不過就是枝枝節節的插曲,不會影響最終的目的。
挫折剛好可以讓你審視自己是否工作態度出了問題,再來應該去尋求解決方案或協助,面對失敗才有可能更上層樓抗拒變節的誘惑,一但逃避成就也只能到此為止。
把功夫學會紮穩馬步,過於頻繁的異動是一種信用提款,若希望成功一定要多做信用存款(如績效、忠誠、人脈),並且避免所有可能的信用提款(如不歡而散、對簿公堂、操守污點),因為任何一項都得花加倍力氣彌補,我們做事,一定要留一些給別人探聽,路才會走得寬廣。
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事
一個成熟的人會發現真正的快樂來自於事業,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工作,個人價值的體現也來自於工作;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職業做個像樣的規劃。職業生活會佔據我們人生8萬小時,那麼為什麼不花8小時來好好規劃一下呢?
根據職業生涯發展的客觀規律,職業發展成就的關鍵,決定於你投入職場的前五年。為什麼有的人在五年內就能夠有所成就,而有的人卻淪於平庸?是什麼決定了這一切?
社會競爭激烈,猶如百米賽跑,不能有絲毫懈怠,起點上輸一寸,就會在終點上輸一丈,職業生涯亦同如此。
面對十字路口的選擇,許多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,他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:未來的道路該怎麼走?我的奶酪在哪裡?伴隨著茫然和困惑,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?更不知道該如何去做?我們經常會聽說這樣或者類似的事情:
有人想做國文教師,但是父母卻想要他從事科技業,雖然不喜歡,但是不能傷父母的心,而且過往科技業也是一種收入不錯、輕鬆風光的職業,就這樣很隨意地,做出了職業的選擇。這就像是賭博,輸贏全在一線間,自己無從得知能掌握多少?而當到了中年,才發現自己一生走錯路,悲哀的是要如何重頭來過,像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,幾乎每天都在上演。
人的一輩子有很大部份的時間是在工作,但在理想和現實的拉鋸中,凡夫俗子總是在滿足別人的期待。常常我們在選擇職業時,是為了取悅別人,而非自己所願;但到底是誰在主宰我們的生命?是誰在負責我的快樂?到底該跟隨社會的價值,還是跟著自己心靈的律動走?
工作絕不應該是痛苦,工作是生活的重心,對工作若是沒有興趣未能適情適性,那麼每天就會過得索然無味,雖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,最理想的狀態是工作和興趣合一,但很多事總不能盡如人意,此時或許應該退一步想想,不能做愛做的事就去愛所做的事吧!
人生不過數十寒暑,應該為自己而活由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幸福。但在失業率攀升,人浮於事的年代中,失去了工作又轉業不易。沒有錢、沒有身分,又該如何安身立命?
人的苦惱,是不能放下又不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,我不喜歡當記者,一直在寫別人的故事,但當作家就能寫好自己的故事嗎?開店當老闆自己能撐得住嗎?我的愛女到底要在怎麼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?想到我的愛女,我就汗顏。混了這麼多年,到底得到了什麼?
人生無常,死亡可以結束我們的生命,但卻無法結束我們的存在。
回首過去自己的人生,我一直在跟自己過不去,工作做的這麼痛苦還在撐,於是我決定新的一年真的要讓自己快樂一點。因為體悟到人的一生所得只有過程,為何我要活得這麼痛苦?我要享受活著存在這個最純然的快樂。
新的一年要從善待自己開始做起,如果不對自己好,誰會對我好?現在我找到我想要的生活:不抽煙、不喝酒、不賭博、好好看書、聽音樂、寫作。不為繁囂紅塵擾攘所苦,要快樂的工作,因為我自己知道我是為了什麼而活。「Work Hard 」、「Work Smart」「Work Together」。
總歸一句:愛自己,為自己而活。
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、學歷、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,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,調查內容為規劃對人生的影響,結果發現:
? 87% 的人,人生規劃模糊;或者要麼沒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。
? 10% 的人,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人生規劃。
? 3% 的人,有清晰且長期的人生規劃。
25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:
? 3% 的有清晰且長遠人生規劃的人,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,並且為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,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,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、行業領袖、社會精英。
? 10% 的有清晰短期人生規劃者,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。他們的短期人生規劃不斷得以實現,生活水平穩步上升,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。
? 另外的87%中人生規劃模糊的人,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,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,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。
至於沒有目標和規劃的人,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,生活不如意,經常處於失業狀態。
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: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。成功,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,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規劃,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。
大部分人沒有職業生涯規劃。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升、發展並不明確,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,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發展方向,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,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。未來的人生道路一片空白,需要自己去填充,燦爛、絢麗與否,取決於你的人生規劃,你的選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